糖水鸡蛋

糖水鸡蛋是一道比较常见的甜品,它味道清甜又富有营养,做起来更是不难,不少人都乐于在家自制糖水鸡蛋。不过,要把糖水鸡蛋做得既好吃又美观,还真需要一定的技巧!鸡蛋的打入、搅拌力度等,都有可能影响它的效果。想要做好这道甜品,就赶紧将糖水鸡蛋的做法学起来吧! 糖水鸡蛋

糖水鸡蛋的做法

糖水鸡蛋是人们都比较喜欢的一道甜品,不少人喜欢自己在家**糖水鸡蛋,但是在制作过程中,不少人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鸡蛋打入锅里之后煮不好。

想要克服这个问题,做出一道令自己满意的糖水鸡蛋吗?来看看下面介绍的糖水鸡蛋的做法吧!

做法一:

食材准备:鸡蛋、冰糖、水

制作步骤:

1、将鸡蛋磕入碗里备用。

2、在锅里倒入一碗多一点的水,再放入冰糖,用小火烧开,直到冰糖溶化。

3、把鸡蛋倒入锅里,烧开后,用汤匙掏底轻轻移动鸡蛋。

4、火稍微调大,再滚一下,关火,盖上锅盖焖5分钟即可。

做法二:

食材准备:鸡蛋、蜂蜜、水

制作步骤:

1、在锅里放入清水,大火烧开。

2、将鸡蛋在锅边缘磕一下,并将大火改小火。

3、将磕碎的鸡蛋放入锅中,用中小火煮到蛋清变白。

4、用铲子轻轻掏底、移动一下鸡蛋,防止粘锅。

5、盖上锅盖,用中火煮2分钟左右。

6、煮鸡蛋的同时在碗里放入温水,并加入一勺蜂蜜。

7、2分钟后,将煮好的鸡蛋放入碗里即可。

做法三:

食材准备:鸡蛋、细砂糖、清水

制作步骤:

1、将鸡蛋打入碗里备用。

2、在锅中倒入适量清水,烧开后关火。

3、将碗中的鸡蛋倒入锅中,待鸡蛋外圈的蛋清成白色状态后,开小火。

4、将锅抬起来摆动,使热水能够碰到鸡蛋的中间部分,也可取勺子将热水弄到蛋黄部分。

5、蛋黄稍微凝固,出锅,放入碗中。

6、在碗中加入适量的细砂糖,融化后即可食用。

查看全文

糖水鸡蛋的功效与作用

糖水鸡蛋的主料就是糖和鸡蛋,这两者对于人体都有一定的功效与作用。

鸡蛋本身含有大量的丰富的微量元素等,多食用鸡蛋,可有防癌抗癌的作用,还可以增强记忆力等。

而用来煮糖水鸡蛋的糖类一般有三种:白砂糖、冰糖以及红糖。这三者都是从甘蔗中提炼出来的。甘蔗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柠檬酸等,这些氨基酸都是合成人体蛋白质、支援新陈代谢、参与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物质,对促进健康有绝对的正面效用。

白砂糖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增加食品的甜味。

冰糖是白砂糖的结晶再制品,主要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化痰、祛烦消渴、清热降浊、养阴生津、止汗解毒的作用。

红糖则有一定的特殊作用。红糖中蕴含着的大量的营养物质对肌肤的健康、营养有着独到的功效。

1、红糖中含有葡萄糖、果糖等多种单糖和多糖类,这些物质可加速皮肤细胞的代谢,为细胞提供能量。

2、红糖中含有氨基酸、纤维素等,这些物质可以有效保护和恢复表皮、真皮的纤维结构和锁水能力,同时补充皮肤营养,促进细胞再生。

3、红糖中含有某些天然酸类和色素调节物质,这些物质可有效调节各种色素代谢过程,平衡皮肤内色素分泌数量和色素分布情况,减少局部色素的异常堆积。

4、红糖所含的部分维他命和电解质成分,可通过调节组织间某些物质浓度的高低,平衡细胞内环境的水液代谢,排除细胞代谢产物,保持细胞内、外环境的清洁。

5、红糖中含有叶酸、微量物质等,这些物质可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容量的成分,刺激机体的造血功能,扩充血容量,提高局部皮肤的营养、氧气、水分供应。

查看全文

糖水鸡蛋食谱

糖水鸡蛋是一道美味的甜品,加入其他食材的话,更是一道补品。下面就介绍几种比较适合

女性朋友,尤其是孕妈妈们的糖水鸡蛋的做法。

一、红枣糖水鸡蛋

食材准备:鸡蛋、枣、红糖

制作步骤:

1、将红枣去核洗净备用。

2、在电饭煲里注入3碗清水,烧开。

3、水烧开后,打入两只鸡蛋,再放入红枣,不要搅拌。

4、盖上盖子,中火焖20分钟。

5、20分钟后放入红糖,再煮融即可。

妈网提醒:此品适合普通女性食用。

二、绿豆糖水鸡蛋

食材准备:绿豆、鸡蛋、冰糖

制作步骤:

1、将绿豆洗净后捣碎备用。

2、锅里加入适量水,放入绿豆开火煮,煮至绿豆烂熟。

3、把鸡蛋打入绿豆汤里,搅匀,关火即可。

妈网提醒:此品适合风热牙痛、口腔红肿热痛的风热牙痛者食用,孕妇在怀孕期间牙痛时可以食用。

三、红枣桂圆糖水鸡蛋

食材准备:干桂圆、小红枣、鸡蛋、黄芪、冰糖

制作步骤:

1、将干桂圆去壳去核,果肉留用。红枣去核、洗净备用。

2、将鸡蛋放入小煮锅中,煮熟后捞出,放凉,去壳。

3、在煮锅中加入凉水,大火煮开后放入剥好的桂园肉、枣和黄芪继续煮。

4、20分钟后转小火炖煮约90分钟,准备熄火。

5、熄火前加入冰糖和去壳的鸡蛋,待冰糖全部融化即可。

妈网提醒:此品适合孕妇产后改善气血食用。

查看全文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