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酒糟的做法

“立冬至,酿米酒”,入冬酿酒是南方人的传统。酿酒后的酒糟用来入菜更是由来已久。糯米酒糟就是酿酒后的残渣,用它来做菜,味道更加甘醇可口,不仅如此,糯米酒糟的作用与功效也是可圈可点,糯米酒糟能消食、散瘀,更可以用来消炎止痛。那么,糯米酒糟要怎么做?下面一起来了解糯米酒糟的做法! 糯米酒糟的做法

糯米酒糟的做法

米酒甘甜芳醇,酿后的糯米酒糟更有其独特的香气,风味独特,老少皆宜,富含多糖、矿物质、有机酸、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份,是不可多得的食材,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糯米酒糟的做法!

一、枸杞酒糟蛋花羹

材料:糯米酒糟、枸杞、鹌鹑蛋

1、准备材料。

2、把蛋打散,另准备一茶匙红糖备用。

3、水淀粉适量备用。

4、锅里放约一小碗水,放入姜片,烧开后小火把姜味煮出。

5、倒入酒糟约煮二分钟。

6、倒入水淀粉,放入枸杞煮至汤汁稍感浓稠。

7、画圈圈倒入蛋液成絮花状。

8、约五秒钟关火即可。

二、糯米酒糟花菇煲老鸡汤

做法:

材料:糯米酒糟、老母鸡、花菇

1、老母鸡洗净斩块,焯水捞出;

2、锅里放入清水、糯米酒糟、当归,泡好的小花菇、老姜片,煮开放入鸡块改小火煲一小时加适当的盐、鸡精即可。

三、酒糟鱼

材料:酒糟鱼500克,植物油500克,豆豉25克,干椒粉10克,味精3克,姜、蒜各10克,葱5克。

做法

1、将酒糟鱼改刀成4厘米见方块,姜、蒜切末,葱切花。

2、净锅置旺火上,放油烧到七成热,下糟鱼略炸,倒入漏勺沥油,然后装入瓦坛内(因糟鱼在腌制时已加入精盐,此时不宜再加盐)。

3、锅内留底油,下豆豉、干椒粉、姜、蒜末、味精炒出香味,倒在鱼上,上笼蒸30分钟,食用时倒入盘内,撒葱花即成。

查看全文

糯米酒糟的制作方法

糯米酒糟是糯米酒酿后剩余的残渣,老一辈的人认为糯米酒糟能补气养身,因此糯米酒糟就成为了一道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糯米酒糟怎么做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怎么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1、糯米浸泡5小时;

2、把水滤去,把浸泡后的糯米倒入饭甑;

3、把饭甑盖好,放到大镬中,大镬底部放水;

4、镬底生火,蒸上2~3个小时,直致米变成软熟的饭粒;

5、把蒸好的饭粒扒松,倒进非常干净的大水缸;

6、水缸内加入少量的干净水;

7、加入适量酒饼,不同酒药可酿出不同的酒、有的甜,有的浓、甜酒酒药少,浓酒酒药多;

8、把酒缸盖好,冬天等6-8天,夏天等3-4天,香淳的米酒就出来了;

9、这时的酒是生的,要加热。有些则把酒糟用漏斗状的竹编滤器滤出酒,再把酒放到密封的坛子,把坛子放到闷烧的谷糠里加热。

查看全文

糯米酒糟的营养价值

糯米酒糟由糯米酿造而成,营养丰富,色泽金黄,口感醇甜,有着糯米特有的香气,其营养价值丰富,老一辈人认为是糯米酒糟是女人坐月子时必吃的补品,用于补身,食后奶水充足香甜。那么糯米酒糟有什么营养价值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

糯米酒糟以天然微生物纯酒曲发酵而成,含有40%以上葡萄糖、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有活气养血、活络通经、补血生血以及润肺之功效。酿制后的酒糟口味香甜醇美,营养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能刺激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有助消化。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之佳品。

由此可知,糯米酒糟的营养价值还是值得肯定的,糯米酒糟味甜过蜜,醇香异常,十分可口。若是酒量浅的人,吃多了可是会醉呢!

查看全文

糯米酒糟的功效与作用

农家人酿酒,总是习惯将酒糟留作他用,酒糟是酿酒后的残渣,其食用价值极高,具有暖胃健脾的功效,糯米酒甜如蜜,糯米酒糟更有着糯米浓郁的香气,那么糯米酒糟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1、 糯米酒糟具有止痛去积,暖胃健脾,多唾温心,食用后能使皮肤润滑有光泽等功能。

2、 糯米酒糟不仅可收到活血化淤的功用,促使恶露行畅,而且还富含铁和钙,可防止产妇产乳期失血过多,引起贫血。

3、 糯米酒糟甘甜芳醇,能刺激消化腺地分泌,增进食欲,有助消化。

4、 糯米经过酿制,营养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之佳品。

5、 糯米酒糟还有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进血液循环、润肤的功效。

查看全文

坐月子能不能吃糯米酒糟

坐月子能不能吃糯米酒糟呢?答案是肯定的,对于坐月子的新妈妈来说,糯米酒糟无疑是产后补血补气的理想食品。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产妇在生完孩子后气血大耗,阳液劳损,喝一些糯米酒糟可以帮助身体补血行气,促进血脉流通,调养周身气血,避免产后身体气血两虚的症状,而现代的医学也证实,食用糯米酒糟可以帮助产妇避风寒,既可预防产后关节疼痛等诸多疾患,又能够通经活血,温补脾胃,可促进乳汁分泌。

因此,产后的新妈妈在坐月子期间是可以适量吃一些糯米酒糟,另外,大病刚愈者也适宜食用,糯米酒糟还有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进血液循环、润肤的功效。

查看全文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