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宝宝发烧

4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4个月的宝宝,话还不会说,没办法说出自己哪里不舒服,可真是急坏了爸爸妈妈!这时候,爸爸妈妈要先对宝宝发烧的情况进行评估,找出宝宝发烧的原因,从而选择合适的退热方法。 4个月宝宝发烧

4个月宝宝发烧

宝宝发烧,爸爸妈妈都会心急如焚,这时候,爸爸妈妈应该先冷静下来,对4个月宝宝的发烧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弄清楚宝宝发热是环境因素所致还是疾病因素所致。这样才能选择合适、安全的退热方法。

1、环境因素

实际生活中,由于环境因素引起4个月宝宝发烧最常见的原因是保温过度:如衣着过多、捂被过多。尤其是当室内环境温度接近30℃时,若母亲乳汁分泌不足,新生儿乳汁摄入减少就可引起新生儿脱水而致宝宝出现发热。

如果是这种因素,宝宝则可能有烦躁、哭闹、周身皮肤潮红、手足发烫和尿少的情况出现,那么爸爸妈妈们就要注意适当降低环境温度(新生儿居住室温以22-25℃时为宜),松开被包或多补充水分,使宝宝尽早恢复正常体温。

2、疾病因素

若4个月宝宝发烧时伴有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手足发凉等,那就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发热,最好是及时送医院查看。送医途中,宝宝须少包裹,头部可枕冷水袋。当体温超过39℃时可先在家中给予温水浴或温水擦浴,水温为33℃-35℃,擦浴部位为前额、四肢、腹股沟及腋下。

爸爸妈妈要记住,这种情况忌用酒精擦浴,防止体温急剧下降,造成不良影响。

查看全文

4个月宝宝发烧如何物理降温

宝宝发烧是每个爸爸妈妈都会遇到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宝宝如果不是体温达到38.5度以上,我们都建议物理降温:

1、多通风,注意散热,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

2、让患儿卧床休息,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

3、宝宝发烧忌用棉被或衣服包裹,应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

4、给宝宝频频喂温开水或维C果汁,一晚250毫升。

5、用冰袋给宝宝敷额头。

6、宝宝如果是发高烧可以用酒精檫宝宝关节处,或洗个温水澡,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

爸爸妈妈要记住,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四肢,整个擦浴时间10~15分钟为宜。

查看全文

4个月宝宝发烧能吃药吗

4个月宝宝发烧能吃药吗?只要在医生正确的指导下,给宝宝服用退烧药是没有问题的。

要是4个月宝宝发烧用过物理降温还得不到效果,妈妈们就要考虑利用药物降温。但是各位父母注意的是,宝宝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物。

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

服用退烧药物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像美林、泰诺林这些退高烧比药物比较好。如果孩子发烧达38.5度以上用美林退热比较快,如果38到38.5之间用泰诺林比较好。如果是低烧这两种都不要用,用一般的退烧药就可以。像一般酚黄那敏等宝宝感冒药也都有退热效用的。

妈网百科在这里提醒各位,4个月宝宝发烧后,最好是马上送院治疗,千万别乱给宝宝喂食药物。

查看全文

4个月宝宝发烧几天能好

宝宝一生病,家长就着急,特别是低龄宝宝,更是担心,4个月宝宝发烧要几天才能好呢?据医生说法,一般感染的炎症反应期会在2-4天,如果宝宝发热超过72小时,要及时就诊。

其实,4个月大的宝宝发烧只要没有超过39是不用太过担心的。这个时候多注意他的体温,不要超过39就好了。如果父母实在是担心的话,就用退热贴给他物理降温。医生不建议低过39度给宝宝服食药物。因为吃药会推迟疹子出来,这样宝宝反而要多受点罪。父母可以间或给宝宝喝点盐水,这对他嗓子消炎有好处。

如果你的宝宝只是有点儿发烧,而没有其他的异常表现,就不必采取退烧措施。只要给他多喝些母乳或配方奶防止脱水就行了。同时注意,不要给他穿得太多。如果宝宝的体温高,是因为穿得太多、天太热,或者玩的活动量太大,那就把衣服减一些,让他在凉快的地方休息一下,或者玩些安静的游戏。

发烧是身体抵抗细菌和病毒侵袭的一种防御表现。不过,虽然有些研究者指出体温升高时,身体抵抗感染的效果可能更好,但另一方面,如果宝宝的体温过高,就会很不舒服,甚至不愿意吃东西、喝水或睡觉,这样身体更不容易复原。

查看全文

4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

4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呢?一般来说,如果宝宝发烧在38.5℃以下不用退热处理,选用物理降温;38.5℃以上应采用相应的药物退热措施。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具体有哪些处理措施!

第一、温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

第二、多饮水,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第三、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第四、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

查看全文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