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果酱

黄皮果是南方非常受欢迎的水果之一,黄皮果酱正是由黄皮果制成,味道独特,营养价值很高。黄皮果酱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在南宁就有售卖,之后黄皮果酱在民间就一直都非常受欢迎。黄皮果酱能消除胸腹胀满、生津、止渴、顺气、镇咳,适量食用还能促进消化。 黄皮果酱

黄皮果酱是什么

黄皮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这种水果口感特殊,酸酸甜甜,非常适合用来制作果酱。黄皮果酱是什么?它正是由黄皮果制成的,依旧含有丰富的汤、有机酸、果胶、维生素C等,美味又营养。黄皮果本身有一种很特殊的芳香,而且口感也是不少人特别喜爱的,但是黄皮果的果期只有一个月,所以制成果酱不仅延长了它的保存时间,更能保留住它的特殊风味。

据传,在清朝乾隆年间,南宁市的街上就有人开始卖以黄皮果为主要原料而做成的果酱。这种果酱也非常受欢迎,因此一直流传至今。1991年,南宁市酱料厂生产的山黄皮酱还曾获全国保健食品博览会金奖。值得一提的是,,黄皮果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适量食用有益健康。黄皮果夏天吃黄皮果时,可以将果肉、果皮和果核放在口中嚼碎,连渣带汁一并吞下,可以起到降火、治疗消化不良、胃脘饱胀的作用。但是这么吃口感并不好,如果换成一些黄皮果酱,不管是搭配其他食材吃还是直接食用口感都更好。

查看全文

黄皮果酱怎么做

在黄皮果大量上市时节,有时候吃不完,为了不浪费大可以将剩余的黄皮果制作成黄皮果酱。黄皮果酱怎么做?其实,果酱的制作方法都大同小异,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大家在家中就能制作。制作果酱的时候可以不去皮,也可以不去核,将整个果实制作成果酱,营养价值也更高。下面一起来跟着步骤学习一下吧!

做法一:

材料:黄皮果200g,面粉适量,盐适量,白糖适量

1、如果想要微酸口感的可以选有核微酸的黄皮果作为原料,香味比较浓郁,喜欢甜口的可以选择无核的黄皮果。

2、先用清水清洗一遍黄皮,加入面粉反复揉洗,把果皮表面的杂物洗干净,然后用清水再次清洗,最后用盐水浸泡半小时,期间换水两次。黄皮用盐腌制三小时,然后清水冲洗干净。

3、将黄皮用盐腌制三小时,然后清水冲洗干净。

4、将果核和比较粗的纤维剔除出来,留下果肉和三分之一的果皮,如果想要酸一点也可以留多一点黄皮的皮。

5、将所有的果皮果肉放进料理机里打成泥。

6、果泥放进锅里小火煮开,加入适量糖,不断搅拌至果泥粘稠成酱即可。

做法二:

材料:黄皮果适量,冰糖适量,白糖适量,蜂蜜适量

1、黄皮清洗干净,这个过程可以加水浸泡冲洗。

2、锅里下冷水,没过黄皮即可,将水烧开后,放入冰糖、白糖继续熬煮,一边用勺子把黄皮果一个个压扁了。

3、熬煮20-30分钟至稍微收汁,有一点点粘稠就好了。

4、将黄皮果酱冷却至不会破坏蜂蜜价值的温度时,倒入适量蜂蜜再次调甜度,最后装罐,冷藏。

查看全文

黄皮果酱的营养价值

黄皮果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叶、根、果和种子等都能当做药来使用,具有消食健胃、理气健脾、行气止痛等功效。黄皮果酱的营养价值同样也很高,适量食用对身体益处多多。黄皮果含有18种氨基酸、有机酸、膳食纤维、维生素和钾、镁、锰、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的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另外,黄皮果中还含有多酚类、黄酮苷等具有保健功能的成分,具有开胃、消食、解油腻、松弛肌肉紧张、缓解咳嗽、化痰平喘、预防感冒的作用。黄皮果在中国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它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早已广为流传。黄皮果除了食用起来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之外,还能入药辅助治疗一些疾病,因此民间俗有“饥食荔枝,饱食黄皮”之说。黄皮果全身都是宝,每一部分都能有效利用,真的一点都不浪费。如果想要口感好,营养又好,自然是制成黄皮果酱最合适了。

查看全文

黄皮果酱食用禁忌

黄皮果虽然一般人都能吃,但是有些特殊人群最好不宜多吃,不然对健康不利。黄皮果酱在食用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一些相关的禁忌,比如一次不能多吃,即便是鱼翅燕窝多吃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在吃之前,先来了解一下黄皮果酱的食用禁忌吧!

1、黄皮果性凉,脾胃虚寒的人或患有胃炎的人应注意不可多食黄皮果,否则容易造成腹泻。

2、小孩子不可多食黄皮果,黄皮有助于清热降火,消食解暑,但小孩子年纪尚幼,消化系统不健全,食用多了会伤害肠胃。

3、高血糖者慎食黄皮果。黄皮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糖,能够帮助补充能量和营养,但血糖长期较高的人士最好不要吃。

4、孕期要和足以营养均衡,任何水果都不能过多食用,黄皮有一定的药性,吃多了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但是适量食用是没有坏处的。不过,高血糖的孕妇就最好不要吃黄皮果了。

5、黄皮果不可多食,否则易动火,发疮疖。所以,尽管黄皮果开胃,一吃就容易停不下来,还是要为健康着想,注意控制好自己的嘴哦!

查看全文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