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积性乳腺炎要按摩吗

淤积性乳腺炎是一种哺乳期比较容易患上的妇科疾病,影响的是宝妈和宝宝的身心健康,所以为了把宝妈和宝宝从它的困扰里面拯救出来,患者需要想出一些应对措施,及时进行一些治疗。但是,淤积性乳腺炎需要按摩吗?如何治疗和预防淤积性乳腺炎呢? 淤积性乳腺炎要按摩吗

淤积性乳腺炎要按摩吗

很多宝妈都会选择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不仅能为宝宝提供具有独特的营养的乳汁,还可以增加宝妈与宝宝的感情。但是,母乳喂养也会带来很多困扰,比如淤积性乳腺炎。那么,如果得了淤积性乳腺炎要怎么办?可以对乳房进行按摩吗?

患上乳腺炎这对于宝妈来说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宝宝吸允的时候会带来剧烈的疼痛感,所以,有很多宝妈在患上乳腺炎之后很害怕给宝宝喂奶,平时变得有抵触情绪。淤积性乳腺炎是由于乳汁不通畅,导致乳汁淤积在乳房里面出现的炎症。其实淤积性乳腺炎可以及时进行按摩以缓解乳血管淤积,但是按摩的时候需要正规的手法轻轻进行。因为不正规的按摩手法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所以,宝妈们要按摩乳房之前应该先学习一下专业按摩手法。然后再自己尝试进行按摩,相信长期按摩会有所缓解淤积性乳腺炎的。

查看全文

引起淤积性乳腺炎的原因

很多宝妈都有一个相同的困惑,就是明明很小心,学了很多哺乳这方面相关的知识还是躲不了患上淤积性乳腺炎。其实淤积性乳腺炎可能因为自己一时的偷懒,躺着喂奶或者没有把多余的乳汁吸出来,那么,一起了解一下引起乳腺炎的原因,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困扰。

1、喂奶姿势不正确、没有及时吸出多余的乳汁、乳头内陷等,造成乳血管堵塞。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其实就是引起淤积性乳腺炎的原因。

2、宝妈的乳头表皮破损、皲裂,导致细菌从伤口处进入,再在乳房里面繁衍,导致淤积性乳腺炎。所以,如果出现乳头皲裂的情况应该及时进行消炎杀菌。

3、引起淤积性乳腺炎还可能是细菌的感染引起的,宝宝含着乳头入睡,唾液中的消化酶引起细菌感染,宝宝吸允用力咬破乳头,细菌趁机侵入,导致淤积性乳腺炎。

这些都可能是引起乳腺炎的病因,除了要避免这些情况的,同时还需注意乳房的卫生。

查看全文

淤积性乳腺炎的症状

很多淤积性乳腺炎患者对它的症状不了解,导致病情加重才选择到医院,如果及时知道是可以避免很多困扰的。那么,淤积性乳腺炎有什么症状呢?

1、乳房有出现肿块,前期的肿块可能不会很明显就看出,这个时候能感觉到疼痛感。后期的肿块可能会出现红热,并且疼痛感会加剧,肿块甚至会成为脓肿。

2、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全身无力、食欲不振、寒颤、冒冷汗、头痛等一系列不适症状,腋下的淋巴结肿大并伴有疼痛感。白细胞会增多,严重还可能引发败血症。

3、淤积性乳腺炎还可能出现乳汁淤积、乳头破裂,导致乳房被乳汁胀得疼痛、乳头出现刺痛。所以,出现两种情况也应该及时进行治疗。

上面就是淤积性乳腺炎可能带来的症状,可以提供参考,但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可能不同,所以,治疗主要以诊断结果为主。

查看全文

如何治疗淤积性乳腺炎

淤积性乳腺炎在宝妈身上是很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对宝妈和宝宝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针对淤积性乳腺炎的治疗,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治疗淤积性乳腺炎有以下这些:

1、引起乳腺炎的主要原因就是乳汁不通畅,导致淤积,所以治疗淤积性乳腺炎可以通过排空乳汁,可以用手或者借助吸奶器把剩余的乳汁排空。如果只出现脓肿情况的应该及时给孩子断奶。

2、治疗淤积性乳腺炎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但是在中药和西药的权衡之下,建议使用中药治疗,因为中药对正在哺乳期的乳汁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不管是内服还是外贴。西药可能对乳汁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

3、除了上面两种治疗方式之外,还需要进行一些辅助治疗,可以在乳房的下部使用温度适宜的热毛巾热敷乳房,还可以学习一些按摩乳房的专业手法对乳房进行适当的按摩。

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乳房的卫生,饮食上也尽量清淡一点。

查看全文

如何预防淤积性乳腺炎

为了避免宝妈遭受乳腺炎带来的困扰,所以,大家应该提高预防意识,加强学习这方面相关的预防知识。那么,如何预防淤积性乳腺炎?

1、哺乳期应该注意乳房的清洁,在哺乳前后可以对乳头进行清洁,把干净的毛巾用清水打湿擦拭乳房和乳头,注意不要使用含有香精酒精的清洗液或者香皂清洁乳房,避免乳头皲裂引起细菌感染。

2、宝妈应该提高哺乳知识,包括间隔时长、哺乳姿势、哺乳方法等。哺乳的时候应该坐着,尽量不要躺着喂,并且喂养的时候应该两个乳房交替,避免两个乳房不对称,一般每间隔2、3个小时喂乳一次,喂奶后不要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避免唾液中的消化酶堵塞乳管口,哺乳期选用合适的内衣,避免乳房下垂的同时保证乳房血液循环。

3、必要的时候对乳房进行按摩,但是要注意按摩手法的专业性。

以上就是预防淤积性乳腺炎的一些方法,有需要的女性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查看全文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