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补铁吃什么好

  铁是人体必须得微量元素,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之一。宝宝缺铁会影响身体发育,影响智力发育,所以做父母的要多多给孩子补铁,而饮食补铁是最好的最自然的补铁方式。那么婴儿补铁吃什么好呢? 婴儿补铁吃什么好

婴儿缺铁的原因有哪些

1、宝宝体内存铁量不足

胎儿可自母体获得铁并储存于体内,以便离开母体后使用,这部分储存主要来自孕末期,也就是胎儿期从母体所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3个月最多。正常足月儿体内所贮存的铁在出生5个月内已足够用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如果在孕期准妈妈患严重缺铁性贫血、或者胎儿早产都可能造成贮铁减少。

2、铁的入量不足

母乳和牛乳中铁的含量均较低,如果单用奶类喂养又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则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因素

小儿生长发育速度越快,铁的需要量相对越大,越易发生缺铁。婴儿至1岁时体重增至初生时的3倍,早产儿可增至5~6倍。如不注意含铁食物补充,则婴儿期尤其是早产儿更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4、铁消耗或丢失增多

由于长期腹泻、肠吸收不良等引起铁的吸收障碍时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查看全文

婴儿补铁吃什么好

给婴儿补铁,可以通过改善孩子膳食,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来预防、治疗孩子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适合宝宝的常见的补铁食品。

1、动物肝脏

肝脏富含各种营养素,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首选食品。每100克猪肝含铁25毫克,而且也较容易被人体吸收。肝脏可加工成各种形式的儿童食品,如肝泥就便于婴儿食用。

2、各种瘦肉

虽然瘦肉里含铁量不太高,但铁的利用率却与猪肝差不多,而且购买、加工容易,小孩也喜欢吃。

3、鸡蛋黄

每100克鸡蛋黄含铁7毫克,尽管铁吸收率只有3%,但鸡蛋原料易得,食用保存方便,而且还富含其他营养素,所以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补铁食品。

4、动物血液

猪血、鸡血、鸭血等动物血液里铁的利用率为12%,如果注意清洁卫生,加工成血豆腐,对于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倒是一种价廉方便的食品。

5、黄豆及其制品

每100克的黄豆及黄豆粉中含铁11毫克,人体吸收率为7%,远较米、面中的铁吸收率高。

6、芝麻酱

每100克芝麻酱含铁58毫克,同时还含有丰富的钙、磷、蛋白质和脂肪,添加在婴幼儿食品中,深受孩子欢迎。

7、木耳和蘑菇

铁的含量很高,尤其是木耳,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它作为补血佳品,此外海带、紫菜等水产品也是较好的预防和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食品。

查看全文

婴儿要补铁如何判定

婴儿缺铁是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消耗完了母体中的储备铁,所以出现缺铁导致贫血,主要症状是皮肤不够红润,脸色口唇发白,不够活泼等。缺铁的婴儿表情严肃,很少微笑,甚至有些孩子还出现所谓“异食癖”,这些孩子特别爱吃一些奇怪的东西,如树皮、沙土、报纸、生大米和生面粉等。缺铁对婴儿早期的智力发育会带来影响,尤其会影响小儿的注意力及短时记忆力。严重缺铁者会出现烦躁易怒、智商水平降低。

因为妈妈们都不是专业人士,所以比较难从外表看看得出婴儿缺铁的症状,但是可以通过检查从血红蛋白参数可以看得出来了。所以建议各位妈妈,如果孩子出现了以上异常的精神表现,应该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如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等,以明确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通常情况下,红细胞会表现为中心淡染区扩大,称为小红细胞。如果确诊为缺铁性贫血,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铁剂治疗纠正贫血,如硫酸亚铁糖浆等。

查看全文

婴儿补铁的食谱大全

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为黑木耳、海带、动物血液和肝脏。其次为肉类、豆类、蛋类和绿叶蔬菜乳类中含铁量少。蛋黄中含铁量也不少但其铁质常与含磷的有机物紧密结合使铁的吸收率仅为3%。而动物血、肝脏、瘦肉和鱼类不仅含铁丰富而且铁的吸收率高达11—22%,是补充铁剂的良好食物来源。

下面为各位妈妈介绍两款简单的补铁菜式。

1、鸡肝芝麻粥

原料:鸡肝15克,鸡架汤15克,大米100克,酱油、熟芝麻各少许。

制作方法:

(1)将鸡肝放入水中煮,除去血污后再换水煮10分钟后捞起,放入碗内研碎;

(2)将鸡架汤放入锅内,加入研碎的鸡肝,煮成糊状;

(3)大米煮成粥后,将鸡肝糊加入,再放少许酱油和熟芝麻,搅匀即成。

营养提示:此粥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锌及维生素A、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等多种营养素。有很好的补铁效果哦!

2、什锦蛋羹

原料:鸡蛋10个,虾米25克,番茄(或鲜番茄)125克,菠菜末125克,香油3克,水淀粉15克。

制作方法:

(1)将鸡蛋磕入盆内,加适量盐和温开水搅匀待用;

(2)锅内加水,放在旺火上烧开,把鸡蛋盆放入笼屉内,上锅蒸15分钟,成豆腐脑状待用;

(3)炒锅内放入适量清水,水开后放入虾米末、菠菜末、番茄酱或西红柿末、适量盐,勾芡淋入香油即成。吃时芡浇在蛋羹上。

注意事项:蛋液内要加凉开水或温水,不能加凉水。勾汁时不能放酱油,芡不要勾得太稠。

查看全文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