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反复咳嗽怎么回事

夏季是宝宝感冒咳嗽的高发季,很多妈妈虽然知道这个现象,却并不清楚如何避免。宝宝白天咳嗽,夜间加剧,还要吃一堆药,多遭罪啊!那么,宝宝反复咳嗽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有没有特效药能治疗?妈妈又要如何做好护理?妈妈们快跟妈网百科学学,让宝宝做个健康的小北鼻! 宝宝反复咳嗽怎么回事

宝宝反复咳嗽怎么回事

宝宝身体免疫力较弱,一旦咳嗽往往容易反复,这时候,呼吸道粘膜会长期处于高敏状态,一受刺激就有过敏性反应,而以下几个因素还会加重宝宝的咳嗽症状:

1、喂奶不当

宝宝反复咳嗽,原因可能是妈妈喂奶姿势不当所致,因为妈妈夜间躺着喂奶,压到宝宝的口鼻,会使宝宝呼吸不畅,出现咳嗽等不适症状。

2睡姿不当

宝宝睡姿不正确,鼻腔内分泌物回流到喉咙,使喉咙受刺激发生神经反射,就会引起咳嗽。所以,妈妈需注意宝宝睡姿,尽量在宝宝睡觉时把宝宝头部抬高,并经常调换宝宝睡觉位置,让宝宝呼吸顺畅。

3毛绒玩具刺激

研究表明,80%的毛绒玩具表面都有肺炎链球菌!宝宝在生病时玩这些毛绒玩具,玩具毛线脱落会刺激宝宝的鼻腔及咽喉,引流流涕、咳嗽症状。所以,妈妈平时要少买毛绒玩具,避免刺激物引起宝宝反复咳嗽。

4、温度变化大

温度的突然改变也可能会引起宝宝咳嗽,比如妈妈带宝宝外出,回家后立即开空调,室内温度忽然降低,宝宝就可能因不适而咳嗽。所以,开空调时,一开始不能把温度调得太低,等宝宝适应后再稍微调低。

5空气干燥

室内空气干燥,病毒和细菌易吸附在浮尘中,宝宝吸入后会出现咽喉不适、反复咳嗽等症状。所以,妈妈需注意室内湿度,空气干燥时可以适当开加湿器进行调节。

查看全文

宝宝反复咳嗽怎么缓解

宝宝反复咳嗽,妈妈肯定操碎了心。妈妈除了要给宝宝用药治疗,还要做好护理。以下是宝宝咳嗽护理6tips,妈妈赶紧mark起来!

Tips1:轻拍后背法

宝宝咳嗽时,妈妈可以把宝宝抱起来,轻拍宝宝后背,或者让宝宝直身坐起,以缓解不适症状。

Tips2:水蒸汽止咳法

宝宝咳嗽严重时,妈妈可以抱着宝宝在充满蒸汽的浴室里坐5分钟,因为蒸汽湿润,能滋润干燥的咽喉,平息咳嗽。

Tips3:定期喝温水

宝宝喉咙有痰,不停咳嗽,妈妈可以让宝宝多喝温水,使喉咙痰液变稀,以缓解咽喉不适感。

Tips4:热水袋外敷

宝宝感冒咳嗽,妈妈可以用布包裹热水袋,外敷宝宝背部靠近肺的地方,以加速驱寒。

Tips5:饮食禁忌法

宝宝咳嗽,妈妈不要让宝宝吃寒凉水果,如柿子、葡萄、橙子、猕猴桃等,以免宝宝病情加重。

Tips6:运动强身法

运动!运动!运动!宝宝反复咳嗽多因体质虚弱,适当带宝宝到户外运动,增强抵抗力,能大大减少病情发作。

查看全文

宝宝反复咳嗽护理误区

“萌宝咳一咳,辣妈抖三抖”,宝宝反复咳嗽,除了要勤快护理,还要注意避免陷入止咳误区,导致咳嗽加剧。以下4个误区,妈妈们中了几条?

1、“快点吃药,别咳出肺炎来!”

不靠谱指数:★★★★★

真相:咳嗽不一定是疾病本身,也可能是一种伴随症状。宝宝咳嗽诱因很多,如患感冒、哮喘、喉炎等。妈妈千万别错把宝宝咳嗽当肺炎来治哟。

2、“得喝止咳药,咳严重就麻烦了!”

不靠谱指数:★★★★★

真相:宝宝咳嗽时大多喉咙有痰,如痰液不清除,细菌附着在痰液上会快速繁殖,从而导致二重感染,所以,治疗咳嗽关键是化痰,而不是盲目喝止咳药。除了要治疗化痰、止咳等表征症状,更要注重清热、解毒,消除疾病的根本病原,标本兼治.,

3、 “咳嗽就是有炎症了,赶紧吃消炎药!”

不靠谱指数:★★★★☆

真相:大多数宝宝咳嗽是因感染病毒所致,服用抗生素并不能达到消灭病毒的目的,另外,长期服用抗生素还可能使宝宝出现过敏反应,产生耐药性,所以,妈妈最好遵医嘱给宝宝用药,切勿让宝宝乱吃消炎药。

4、“盐蒸橙子、梨子煮水治咳嗽效果好!”

不靠谱指数:★★☆☆☆

真相:盐煮橙子、梨煮水是偏方,对缓解咳嗽有一定的辅助功效,但尚无研究表明能根治咳嗽,妈妈最好别抱太大希望。

查看全文

宝宝反复咳嗽注意事项

宝宝反复咳嗽的时间超过4周,妈妈需根据宝宝的症状判断其病情轻重,及时带宝宝就医,那么如何判断是否要带宝宝上医院呢?

1、看咳嗽时呼吸是否平稳

如果宝宝咳嗽时呼吸平稳规律,表明宝宝肺部感染情况不严重。反之,呼吸急促表明宝宝肺部感染严重,应尽早带宝宝看医生。

2、看咳嗽时是否伴有口唇发绀

如果宝宝嘴唇颜色不如平时红润,有时发紫,表明宝宝肺部换气功能下降,血液氧气含量减少,应尽早带宝宝就医,排查病因。

3、看咳嗽时是否出现三凹征

宝宝咳嗽时呼吸不畅,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剑突明显凹陷的症状,妈妈要马上带宝宝就医。

4、看咳嗽时鼻翼是否扇动

宝宝平静呼吸时鼻孔不会随呼吸而扩张,如果咳嗽时出现呼吸困难,鼻翼则会扇动,那也该去看医生哦。

查看全文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