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蚕豆病

很多年轻的粑粑麻麻都爱带宝宝出游有木有?沿途各种美食的诱惑真是挡也挡不住啊。妈网百科忍不住提醒各位粑粑麻麻,千万别给宝宝吃“蚕豆”!尤其是五六月份的“蚕豆病”高发期,年仅4岁的宝宝小杰就曾因此“中招”,出现面色发黄、呼吸不畅,甚至拉“酱油尿”等中毒症状。那么小儿蚕豆病是种什么病?只要不吃蚕豆就不得病吗?出游期间如何预防蚕豆病?麻麻们赶紧到妈网百科上学学! 小儿蚕豆病

小儿蚕豆病

原来,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疾病,从病症上又称急性溶血性贫血疾病,带有遗传性酶缺陷的宝宝除了吃蚕豆制品可能诱发蚕豆病,还有其他常见因素也可诱发此病。五一期间,麻麻带娃时一定要注意避免这4大诱因:

触碰豆制品和豆类花粉

宝宝除了吃蚕豆制品或氧化性强的黄豆、豆浆、酱油等食物可能发病,接触了蚕豆花粉也可能诱发蚕豆病。

接触樟脑丸

蚕豆病”不一定非吃了蚕豆才会发生,如果宝宝穿的衣服中带有樟脑丸成分,而樟脑丸含有萘,会引起溶血症,此时宝宝也可能患上蚕豆病。与樟脑丸一样含萘的物品也要避免接触,如强力无比膏、冬青油软膏、紫药水、臭丸等。

错误服用药物

如果宝宝错误服用了会破坏红细胞的药物,如退烧药、抗疟疾药物、磺胺类抗生素等,也会导致患上蚕豆病。

其他病毒感染

旅途期间,宝宝不慎感染肺炎、流感、伤寒、病毒型肝炎等,不排除因病毒感染诱发溶血症的可能,并进一步导致蚕豆病的发生。

查看全文

小儿蚕豆病有什么症状

很多麻麻并不清楚蚕豆病的发病原理。一般来说,宝宝血液里如果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体内红细胞就会僵硬和脆弱,当碰上氧化性物质时,红细胞就会破裂,而新鲜蚕豆含有一些氧化物质,宝宝吃后,体内红细胞膜会出现代谢紊乱,从而出现重度贫血症状,外在表现则会出现头晕、发热、腹痛、恶心呕吐、小便呈酱油色等。

如果蚕豆病病情得不到遏制,宝宝的贫血及黄疸症状会加剧,甚至出现急性溶血危象、肾功能不全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此,如果带宝宝外出游玩,麻麻要时刻留意宝宝的身体状况,出现蚕豆病早期症状应立即带宝宝到附近医院就诊,否则病情迁延,对宝宝的健康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查看全文

小儿蚕豆病如何治疗

蚕豆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宝宝的最佳治疗时间被耽误。目前,治疗急性蚕豆病有效的方法是输血,其次是纠正酸中毒、处理合并症。如果宝宝的病情较轻,可以接受补液治疗。各位麻麻应该掌握宝宝患蚕豆病的治疗方法哦。

Step1输血

出现急性溶血须及时输血治疗。对病情轻、体质弱的幼儿一般采用静滴方式;对病情重、体质较好的幼儿则用静脉直接推注或急速输注血液。每次输血量根据患儿情况而定,最低输血量为80-150mm。输血后病情若没有好转应再次输血,仍无效果,应急速灌溉全血进行抢救。由于大部分患儿在第一次输血后病情就会好转,仅少数严重的患儿才需要第二次或第三次输血,所有麻麻们不用太担心。

Setp2补液

治疗期间,应多给患儿喝水或输注葡萄糖,以纠正呕吐、腹泻、发热所致的脱水。另外,如果患儿每小时尿液少于500ml,补液不宜超过1000ml,因为补液太多会引发肺水肿。

Step3纠正酸中毒

溶血期患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应加以纠正。病情轻口服碳酸氢钠,病情重静脉滴注乳酸钠。

Step4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

应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而应使用速尿来增加尿量,同时严密观察,情况危急时还应进行血液透析。

Step5处理合并症

如果患病宝宝出现高烧、缺氧症状,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应给予洋地黄类强心剂及给氧治疗,如果出现合并感染,则建议少用加重溶血的药物,如磺胺。

小贴士:除了以上治疗措施,麻麻还要避免宝宝饮用金银花饮料,或者接触万金油、红花油以及杀虫剂喷雾,因为这些物质均可使血液溶解,加重蚕豆病。

查看全文

小儿蚕豆病如何预防

春末夏初,蚕豆病又开始侵扰抵抗力较弱的宝宝了,尤其是5岁以下的男宝。要预防这种疾病,贴心的麻麻们不妨看看以下4问4答,真正掌握预防蚕豆病的方法!

Q1:蚕豆病只传男不传女吗?

A1:不一定。蚕豆病是不完全显性遗传病,病理基因在X染色体上,带有这一异常染色体的人所生的宝宝容易得蚕豆病。从基因的角度分析,男宝宝患病基因来自麻麻,而女宝宝患病基因可以来自粑粑,也可以来自麻麻。要预防蚕豆病,基因检测尤为重要。

Q2:哪种药物可以有效预防蚕豆病?

A2:暂时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预防蚕豆病哦,建议宝宝少服用引起溶血病的药物,如珍珠末、川莲、牛黄、保婴丹等。

Q3:哪些人不能吃蚕豆及蚕豆制品?

A3:有过敏体质、有遗传性血红细胞缺陷症者,以及患有慢性结肠炎、尿毒症、痔疮出血、消化不良者都不宜吃蚕豆及蚕豆制品。

Q4:宝宝患蚕豆病还能打预防针吗?

A4:目前并没有发现哪种疫苗接种对蚕豆病引起影响,不妨等宝宝病好后再去打预防针,因为预防针打了可能会导致宝宝更加不舒服,甚至诱发并发症。

查看全文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