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准妈妈在怀孕期间经过检查发现自己患上了糖尿病,此时准妈妈们就要注意了,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诊断和治疗,不能随意食用其他药物,避免弄巧成拙。到底孕妇糖尿病怎么办呢?
孕妇在怀孕期间才患上糖尿病的叫做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一般是指在怀孕前没有糖尿病,而在怀孕期间才发现出现高血糖的现象。用什么方法可以筛检出孕妇是不是患上糖尿病呢?方法:在怀孕二十四到二十八周之间,喝五十公克糖水,一小时后验血糖,若血糖数值超过标准,则须进一步做一百公克耐糖测试。
孕妇糖尿病怎么办?对孕妇有哪些危害?
1、在怀孕过程中得过妊娠糖尿病的女性,以后患二型糖尿病的概率增大。因此,准妈妈在怀孕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合理饮食和运动,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妈妈们,产后也应当注意饮食和锻炼。
2、增加孕期合并症的危险,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盂肾炎、无症状菌尿、皮肤疖肿、产褥感染、乳腺炎等。
3、羊水过多的概率会增加10倍左右,因胎儿较大,手术机会及产道损伤机会增加,容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及产后出血。
准妈妈怀孕间患上糖尿病对胎儿有哪些危害?
1、可使巨大胎儿发生率提高4倍。
2、可增加胎儿畸形的发生几率。
3、可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或宫内窘迫,甚至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
4、胎儿出生后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低血糖对新生儿脑细胞可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5、可造成婴儿低钙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静脉血栓形成、心肌病等。
6、可引起胎儿脑成熟障碍,智力低下发生率增高
治疗孕妇糖尿病
一、饮食治疗
饮食疗法是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基础:
(1)每日适当限制总热量,一般不建议孕期减肥
(2)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
(3)增加蛋白质的供给;
(4)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5)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充足供给;
(6)限制钠盐的摄入;
(7)少食多餐。
二、运动治疗
孕妇运动提倡适量,强度不可过大,最好的方式就是散步。建议每天散步2—4次,每次15分钟。
三、胰岛素治疗(不推荐)
经饮食和运动治疗效果不佳者,须注射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会致胎儿生理缺陷,忌用。
妊娠期糖尿病妇女饮食应做出调整:
一、碳水化合物
(1)仍以五谷、根茎及豆类为主要来源,尤其是含膳食纤维较高的燕麦片、糙米和全麦面包更佳。
(2)水果中的草莓、菠萝和猕猴桃等因可溶性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高,应适当优先选用。但香蕉、甘蔗、龙眼和葡萄等含糖量较高不宜多吃。
(3)绿叶蔬菜因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矿物质和粗纤维,既能调剂孕妇的口味,适应孕妇的饮食习惯,又因含糖量低,故可不限量进食。
(4)食糖、蜂蜜、巧克力、甜点等双糖、单糖食物应尽量避免。
二、蛋白质
妊娠时孕妇的蛋白质需要量一定要满足,因为蛋白质不仅是维持子宫和胎盘正常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而且对胎儿的正常发育也非常重要。
三、矿物质
(1)铁:铁是主要的造血物质。妊娠时母亲需要更多补充铁,而胎儿也需要在肝脏内储存更多的铁,以便在出生后离开母亲时,在不能及时得到足够的铁补充时,能自身造血用。
(2)钙:每天应能保证1200mg钙的补充,因为钙对胎儿骨骼的发育非常重要。
(3)叶酸:妊娠时需要量比平时增加2倍,因此应多吃一些含叶酸而对血糖影响较小的食物,如绿叶青菜(如菠菜和甘蓝菜)、豆类、动物肝脏、橙和全麦面粉等。
四、维生素
维生素D:妊娠时需要量增加,有条件时可饮用加入维生素D的牛奶,或更为简单的方法是每天在阳光下散步。维生素B、C族:需要量仅微量增加,且在许多食物中有相当大的含量,因而一般不会缺乏,没必要特别供应。
五、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应大量进食或不该摄取的食物
(1)咖啡因:在我们日常所喝的咖啡、茶和含苏打的饮料中含有大量咖啡因,咖啡因对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都有刺激作用,因此在妊娠时应尽量减少。
(2)酒精饮料:妊娠妇女饮酒将会对胎儿发育及出生后的智力造成不良影响,而且酒精对糖尿病的控制也不利,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妇女戒酒非常必要。
孕妇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应注意的事项
1、应严密监测糖尿病孕妇的血压、肝肾心功能、视网膜病变及胎儿健康情况,最好在怀孕前即已开始。
2、怀孕前有效控制糖尿病,因为胎儿最严重的畸形是发生在怀早期6-7周内。
3、避免酮症的发生,主食每日应吃300-400克,分5-6次吃,少量多餐并多次胰岛素注射。
4、妊娠期糖尿病应勤查血糖,及时增减胰岛素用量。
5、妊娠后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及早进行治疗。
6、密切监测胎儿大小及有无畸形,定期查胎心及胎动。胎儿有危险信号出现,应立即住院,由医生决定引产或剖宫产。
二、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终止妊娠:
1、孕妇糖尿病经及时治疗不能有效地控制其进展。
2、同时发生有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眼底动脉硬化及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
3、合并子痫及高血糖酮症酸中毒。
4、合并低血糖昏迷时间较长,危及母子安全。
5、胎儿宫内发育停滞及胎儿畸形。
6、母体患有营养不良、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恶性进展性增殖性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