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磷酸酶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临床上测定碱性磷酸酶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某些人在检测碱性磷酸酶时发现高于正常值,碱性磷酸酶高的原因是什么,会有什么影响?下面妈网百科为你解答。
碱性磷酸酶偏高有正常的生理原因和不正常的病理原因,而碱性磷酸酶偏低一般为病理性原因。如果检测到自身碱性磷酸酶偏低,一般如果数值接近正常参考值没多大问题,但数值大大低于碱性磷酸酶正常值的时候就应该引起注意,及时到医院就诊。碱性磷酸酶偏低怎么办?关于碱性磷酸酶偏低的相关知识,妈网百科为你解答。
骨碱性磷酸酶又名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英文称:NBAP。它是成骨细胞的表型标志物之一,它可直接反映成骨细胞的活性或功能状况,是近年来主要用于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和亚临床鉴别的特异性参考指标,也是目前用于评价人体骨矿化障碍的最佳指标。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属磷酸单酯水解酶,是一组特异的磷酸酯酶。该酶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以骨、肝、乳腺、小肠、肾中含量较高,其大部分由骨细胞产生,小部分来自肝,经胆汁排入肠道。ALP测定方法主要是比色法和连续监测法。
碱性磷酸酶在肝脏组织中最多,其他肾脏、骨骼等组织也有,所以碱性磷酸酶增高通常提示存在有肝脏疾病、胆道疾病。另外其他的肾病、骨骼问题也会引起此酶增高的。